严格执行八小时工作制,双休,社会会变得怎样?

同时,加班严格执行加班制度。 对于特殊工种可以采取轮班制,极端特殊工种允许增加工作时间。
关注者
16,821
被浏览
17,758,151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小的时候我在工厂长大,那时候厂里每个月都会发一本杂志,叫做《八小时之外》,顾名思义,就是指导工人们如何健康愉悦的打发工作之外的闲暇时间,我记得有一期的卷首语就是“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娱乐八小时。”

这就是社会主义新中国为新时代工人阶级描绘的理想蓝图。

我记得那时候的工厂里有数不清的小团体,书法的,绘画的,健美的,唱歌的,钓鱼的,下棋的,篮球迷足球迷排球迷兵乓球迷健美操迷,甚至有个特别小众的团体是美声爱好者,一共就仨人,但是排场最大:他们总是在宿舍里,在公园里,在公共浴室里,甚至在去食堂打饭的路上忘我的高唱我的太阳,歌声嘹亮,响遏行云,我那时候还小,听不出什么好来,现在想一想,那歌声里应该有对自我价值的认可,还有对未来生活的自信。

我现在回想,还仿佛能够看到那个时候他们八小时之外的生活,看到我爸爸和一群工友头顶头的挤在一起听一盘新出的流行歌曲,看到他们互相传抄五郎八卦棍这样的“武林秘籍”,看到他们为了一手棋争的面红耳赤,看到他们在小礼堂看球时爆发的出雷鸣般的欢腾。

很显然,就在这样一个个小团体当中,他们不用仅仅依靠升官和发财这座狭小的木桥也能实现个人的价值,也能展现自己的风采,也能找到自己足以安身立命的位置。

周末的时候,我爸骑着他的大架自行车远赴六十里外的朋友家聚会,前面带着我,后面带着我妈,一路上他和我妈谈天说地,议论着同事和朋友的八卦。这一路上我们骑过炊烟袅袅的乡村,骑过人声嘈杂的集市,骑过干涸的河床和小溪淙淙的石板桥,骑过开满油菜花的乡间小路,每一朵油菜花上都飞舞着金色的蝴蝶。

路很远,我爸骑的不紧不慢——饭点之前能赶到就行了,有什么可着急的呐?


好像很有争议的样子,在此一并回复下吧:

说起上个世纪的工厂生活,就不免有人为计划经济时农民的不公待遇鸣不平,当然,我一向对愿意为农民发声的人心怀敬意,但是在这里我想请大家注意这几个问题:

首先,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想要快速实现工业化,唯一的方法就是搞计划经济,用剪刀差压榨农村扶植工业,据说当时一个农民要负担起五个工人生活。农民种麦子,但是农民吃不起白面,三提五统之外,还要负担无报酬的劳役。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一个核心的事实:当年农民的付出并不是为了让工人阶级做人上人,而是为了实现快速工业化这一目标。我们可以说,是工人和农民联手完成了这一伟大进程,在整个过程中,农民首先付出了巨大代价,而工人阶级也在不久的将来被时代抛弃,经历了惨痛的变革。

农民和工人的矛盾不是当下的主要矛盾,过去也不是。工厂的黄金时代落幕了,有人拍手叫好,但是很明显他忽略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因此得到实质的提高,——最近几年我因为工作关系大半时间泡在农村,我认为目前的农民生活仍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当时曾倍受社会关注的第一批留守儿童,已经长大成人出去务工了,他们小的时候一年可能只看见一次父母,这一次也仅仅就是腊月二十八到正月初六这短短几天而已,从小失去父母的陪伴,他们的童年在哪里?

十六岁远赴他乡,四海飘零,缺少家庭的概念,没有故土的情节,每天满负荷的劳动,一周七天,一月四周,娶了妻子,见不到妻子,生了孩子,见不到孩子,他们当下的生活在哪里?

城市欢迎农民工,但是城市资本上不养老,下不养小,他不愿意负担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也不接受失去劳动力的老年农民,它吞进去年富力强的壮年劳动力,然后把榨干的残渣吐回农村,失去务工能力的农村老人,满身伤痛,得不到子女有效的赡养,他们的未来在哪里?

关心农村问题的朋友,与其忙着和工人阶级搞清算,不如关心下当前农村实质性的问题。

有人质疑我的政治觉悟,抱歉,我不是很懂政治。

有人质疑我的经济意识,抱歉,我也不是很懂经济。

我只想如实写出我曾经看到过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在这种生活中,要有一种能够让大家内心安稳下来的东西。

当然,有人又会质问我,

“什么多元化价值取向!哪个时代经济不是最重要的?钱不是最重要的?房子不是最重要的?”

当然,钱很重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初中政治您学过的东西,我也学过。

但是我想请您随便找一本八十年代的旧报刊,读一读报纸中缝的征婚启事——我一直认为,征婚启事就是社会价值观的晴雨表。

“男,28岁,爱好文学诗歌。。。”

“女,30岁,喜欢旅游,爱看电影。。”

“女,25岁,性格外向,喜欢音乐舞蹈。。”

最后往往是这一句,

“寻找爱好相投的伴侣。”

别人我不了解,

我爸我妈结婚的时候据说遭到了我姥姥的强烈反对,结婚那天我妈是自己走着去的我家,俩女同学帮忙拎着嫁妆,也兼做伴娘。

所谓嫁妆,其实就是两个贴着喜字的大红暖水瓶,和一个同学们馈赠的镜框。

那面镜框在我家东墙一直挂到我工作,我至今依然能清晰的记得上面是彩绘了一幅西湖雷峰夕照的图画,然后用大红油漆写着,

“赠:周宜岐,王淑玲同志,祝你们在工作和学习上共同进步,一起创造美好生活!”

是啊,国家要富强,经济要发展,但是人民呢?

人民也需要良好的生活。

编辑于 2022-05-27 08:29・IP 属地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