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凭什么能成为“天选之子”作为西游取经的团队核心人物?他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一面或是隐藏技能吗?

关注者
192
被浏览
1,077,411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眼下,北京正有一场敦煌文物展,据说是在敦煌之外最大的一次展出。

我去的时候现场观众很多,不过绝大多数人可能都忽略了某幅壁画的一个有趣的细节。


在一幅出土自榆林窟的东千佛洞壁画《玄奘取经图》的右下角,有这样一个场景:

一个僧人站在河边,身后是一只猴子牵着一匹马。

当时脑子里就想:诶?这不就是西游记的故事吗?

原来唐僧和孙悟空并不是明朝人吴承恩的原创,其实是有历史依据的。

我们都知道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原型是历史上唐代僧人玄奘远赴天竺取经,甚至有可能会千变万化的“孙悟空”,也有历史原型。

在敦煌的经卷中,存放着两本最原始的有关“唐僧”的记载,一本叫《大唐西域记》,另一本叫《三藏法师传》,此外还有后世弟子整理的《续高僧传·玄奘传》。


根据这几本书,专家们终于还原出了唐僧的真实故事,原来真实的唐僧并非影视作品中那个迂腐又唠叨的“老好人”,对待妖怪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孙悟空像冬天般冷酷。其实,真实的“唐僧”是一个敢作敢为、遇事果断,同时身兼多项特殊技能的猛男。

事情还要从贞观三年(公元627年)讲起,这年长安遭遇了一场罕见的霜灾,粮食减产严重(会贞观三年,时遭霜俭)。没有办法,唐太宗决定打开城门放饥民外出逃荒,而在逃荒的队伍里就有一个时年26岁的和尚——玄奘,也就是我们的唐僧。

原来现实中的唐僧没有所谓的通关文牒,也不是大唐皇帝的拜把子兄弟,而只是一个用偷渡的方式走完了上万公里,最终取回真经的热血僧人。

《西游记》里的唐僧堪称老实人的典范,心怀慈悲,规规矩矩,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倒换关文出关,可实际上如果唐僧真有这么老实,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到天竺。


唐僧取经的第一站就是凉州,这时候凉州正在被吐蕃和突厥夹击,任何人不得通过。唐僧就通过结交过路商人的办法,在官府下令抓捕并遣返的前一天晚上,顺利私渡,来到了玉门关外的瓜州城。

你以为唐僧私渡已经够猛料了吗?实际上唐僧还是个越狱大师,完全不用孙悟空来搭救。

在抵达瓜州之后,凉州官府就派人前来抓他,把唐僧关进了大牢。不过负责看守唐僧的瓜州官员李昌也是个虔诚的佛教徒,连夜通风报信,唐僧立马越狱,成功出走。

(未发之间,凉州访牒又至……州吏李昌,崇信之士,心疑法师,遂密将牒来呈……云:师须早去。)

越狱之后,要想去西域还需要穿过一片大沙漠。也正是在这里,唐僧遇到了他的孙悟空。此人名叫石磐陀,是个胡人,在当地很有名望。

为了帮助唐僧穿过沙漠,他特地找了一个当地的老汉,带上一匹识途的老马,一起穿过了大沙漠。实际上,敦煌壁画上所画的,就是两人一马穿过沙漠前的场景。

不过石磐陀并没有护送唐僧走完全程,大部分的路还是唐僧和那匹老马完成的。即使在汽车、公路、GPS定位都非常发达的今天,要闯过塔克拉玛干沙漠也属于极限运动,唐僧要想穿过,其难度可想而知。

当时的大沙漠中有五处泉眼,附近各有一个烽火台,唯一的路线就是挨个经过。唐僧和那匹老马白天休息晚上赶路,还要趁着夜色去泉眼那里偷水,一不小心很可能就被守军射成刺猬。

就这样,唐僧一路西行,九死一生,终于来到了西域的第一个小国伊吾,然后一路从伊吾到龟兹、高昌等国,中间少不了要接受各国显贵们的供奉,也需要打点路上的关系,这个活儿不是外交高手根本完成不了。

尽管留在上面任何一个国家,唐僧都能享受到数不尽的荣华富贵,但他执意西行,再次把自己置于野外的极端环境中,这股誓死取经的决心可见一斑。

要想从西域抵达天竺,就需要翻越帕米尔高原上的无数个雪山,路程堪称凶险无比。高昌国王派去护送唐僧去天竺的队伍,在翻越雪山的过程中遭遇雪崩,一下子就损失了一半的人员。

就这样,历经千难万险,唐僧用了四年时间才到了印度,来到了佛教的最高学府——那兰陀寺。那个时候,佛教学生以辩论、演讲的方式学习,比较谁能背诵的经文多,谁理解经文更透彻。

唐僧只用了几年时间不光掌握了梵语,更成了能背诵所有经文的“大法师”。作为一个学了十几年英语依旧开口困难,提笔忘词的学渣,只能表示万分惭愧。

学成之后,唐僧没有贪恋天竺的荣华富贵,国王供养,而是再次踏上了沙漠和雪山的旅途,他的行李包括567部梵文原版经文,150颗舍利子7尊佛陀雕像等等,可谓满载而归。

以上就是西天取经的历史原型,我们对照《西游记》来看,是不是有种不一样的体验?如果说西游记写的是神魔鬼怪,唐僧只是妖怪们争夺的战利品;那么在真实的取经路上,唐僧就是不折不扣的团队核心,carry全场。

他掌握多门外语、通晓天文地理、有着极高的身体素质、懂得易容术、急救学、荒野生存等等,更是偷渡大师、越狱大师、外交大师、学术大师.但在这些头衔背后最可贵的还是他为了取回真经的满腔热血,以及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赤子之心。

难怪在《西游记》,吴承恩把唐僧写成是金蝉子转世,因为犯了错才被贬入凡间,经过十世的修行才最终转世成了唐僧。如此身兼多项技能的特殊人才,确实不像是凡人。

我们甚至可以脑洞大开,琢磨一下金蝉子为什么要犯错被贬。


《西游记》里说,唐僧的前世金蝉子是因为在如来的课堂上打瞌睡才被贬入凡间的。那他会不会是故意犯错,好来到人间完成取经任务的呢?

佛家都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毕竟当时佛教自传入中土之后,很多年都处在野蛮生长的状态,佛教经典经过十几代的传播、抄写,原本的含义逐渐被人忽略,甚至翻译本身也可能存在问题。久而久之,很可能会有僧人因为看了伪佛经而走上歪路。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有人站出来,取回真经。可以说,唐僧生下来就是为了取经的。这次才有了玄奘西行,历时数载,九死一生取回并翻译经典佛教典籍的历史,也有了后来根据这一故事写成的神话小说《西游记》。

小说是小说,历史是历史,两者各有各的价值。我们敬仰历史上的玄奘法师,也可以享受民间关于唐僧的种种故事。

比如说唐僧是由金蝉子转世的传说,就是很有想象力的脑洞,《西游记》中金蝉子历经十世转生开启的“自我觉醒”之路就和历史上唐僧的西行坚定意志很像,毕竟成功路上最少不了的总归是曲折与坎坷,这一点上小说和历史是共通的。

但我们看过唐僧的背景故事之后,不得不说真实的唐僧是比影视文学里的形象更加的丰满、有意思。在《西游记》的故事里,唐僧虽然是孙悟空的师傅,实际上光芒却被孙悟空掩盖掉了;而在他自己的故事里,他就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关于他的身世、他的学佛经历、他在西域的冒险以及归国后潜心翻译佛经的结局,每一个拿出来都是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在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西游记》之外,我也希望看到关于唐僧不一样的解读。


比如儿时的经典回忆《西游记后传》,就把唐僧的形象写得有勇有谋;又比如很多人都很熟悉的经典西游IP《梦幻西游》手游,也对唐僧有不一样的切入点和刻画。

《梦幻西游》手游里最多人打的因缘绘系列副本里,新推出了以唐僧为主角的新副本,在手机游戏中去体验法力高深的金蝉子是如何贬入凡间,如何在一次次转生中逐渐觉醒,最终成了那个砥砺西行的唐僧。

毕竟比起小说或者影视剧,游戏最大的魅力就是互动性和沉浸感,读一段故事肯定不如亲自下场体验更有趣,还可以从“战地记者”的视角,近距离感受游戏中唐僧的前缘是怎么样的。正如《梦幻西游》手游里的那句批语一样——此去西行何所惧,踏遍九州觅大同。

愿你我皆做自己人生西行途中那个坚定不移的取经僧,持真我之心,修自己的正道,漫漫人生路,虽前路未知,也能如唐僧玄奘一般,勇敢前行。

发布于 2022-09-18 16:12・IP 属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