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泡沫会直接破解还是慢慢压缩,最有可能以什么方式结束泡沫,开启下一个周期?

关注者
7,983
被浏览
12,037,551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以下都是我个人的胡说八道,各位听个响就好。



今天是2022.7.31

时隔许久,我来更新了。

以下这么几件事情放前面说一下,今天更新的内容放在原有内容之后衔接。

  • 我知道,有很多奇怪的人,抄袭了这篇文笔与逻辑都很普通的文案,在各大平台照着念,多谢各位提醒,我目前不玩任何其他流量平台,都不是我。
  • 我从来不认为我说的是对的,大家都要听我的,不是的。我只是觉得房子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东西,任何人,无论月薪三十万,月薪三万,还是月薪三千,房子都不应该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终点;房子应该是每个人可以花费较少生命代价得到,并以此实现更多有意义的、为自己、为理想的事情。
  • 我的观点不重要,市场不会因为我的一张嘴胡说八道,而有任何偏移,它未来该是怎么样,依然会是怎么样,不会因为你看多,我看空,而有分毫变化。感兴趣,你看个乐,觉得我胡说,出门左拐。
  • 别跟我battle美国日本加息到底是不是主动了,我统一回复一下, 主动被动全看语境,我的语境是全靠同行衬托,毕竟咱们还在降息刺激市场不是?人家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此时此刻正“被动”地加息呢。

房地产泡沫处于什么境地呢?

国家左右为难。

破了吧,经济绷不住,而且财政收入窟窿太大;不破吧,人口没了,制造业等支柱产业得不到应有规模的资金注入。

百姓呢,买了房的不希望降,希望他升;没买房的希望他跌。

一个有意思事情是:在我国基本所有有能力在调控房价这件事情上发挥能量的人(我指的是有血有肉的人),都和房价利益强绑定。---------------------只要有得选,房价下降就不会是一件主动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房地产兴衰史在每个国家都翻来复起的演绎,原因就是房地产本身,对国家而言,对人民而言都有不同的莫大吸引力,一场参与者看起来都获利的游戏。


泡沫要维持住,首先房地产市场得有活跃的供需关系, 房子就是个共同认同价值,大家觉得他值钱,他就值钱。只不过我国的房子,还有政府的强力调控,不单单是市场供需关系决定。国家高价卖土地,之前的种种行为都向着推高房价的地方走,这房价能下来才怪。

我们国家和其他国家不同。

其他国家如日本和美国,起码是知道泡沫有点大,会适时打压(加息等手段),以此期望获得房地产泡沫的“稳定”,虽然最后都凉了。

咱们国家是只有涨,出了相关调控房价政策,一看到房价下跌,立马解开限制,让房地产活过来。


我们国家收益最大的两个产业,金融和房地产。

世界是一个以国家为单位的竞争游戏,和平年代比经济,比经济护城河;战争年代,比血和肉,钢和铁。

金融不聊,不是特别内行。(其实也是腐烂的。)

房地产,是国家作为龙头,人民作为跟风盘,不折不扣的共同价值认同体。

庞大到什么程度?我国的房地产是美国房市的两倍之多。

杠杠有多大?我们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我们的房价收入比全球最高,全球十大房价收入比城市,我国独占7座,短短十年,居民负债率翻了多少倍?2021年是62%(估计数值,预计2022年底78%,经评论区指正,现已修改),并且已经出现大量逾期(内循环游戏玩不下去了的前兆)。

金融和房地产能作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底气所在吗?

美国说:我们有美元霸权,我们有科技绝对优势,我们有战争绝对优势,我们有资本主义联合帝国,我们是发达国家!我们有苹果、微软、亚马逊、高通等待人类各个领域不可撼动的科技领域灯塔。

中国自信道:我们房价高,我们有华为(这里只提华为,是我觉得华为差点突破了中国的短板———芯片行业的上层环节;不是说国内其他公司都不行)。

有些经济强大,是大家都认同的强大,比如华为,科技筑底护城。

有些经济强大,除了自己,没人认同。

早些年我们国家依靠微薄的小商品市场,迅速发展,薄利多销,创造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上的标签。

这些年,国家尝到了卖土地,GDP高速稳固增长,还不费心的甜头。

资本跟风涌入,那其他真正重要的支柱产业,作为国家命脉的支柱产业没有得到应有的资金来高速增长。

现在呢,楼市泡沫中的资本限于困局,出不来。

楼市增值的过程中并没有产生实际额外的价值,如果接盘侠足够多,这个游戏可以一直玩下去。

目前而言,楼市基本是有房者之间的游戏,基本只有极少的新鲜血液输入了(中国负债率已经铸到顶了,逾期也迅速攀升,现在大部分买房的人都是加了杠杠在里面的)。

买不起房的,这几年的时间,并不会改变他的财产数量级,他们依然买不起。

这是庞氏骗局,同志们。


我知道有人想喷我。


市场的基本定理,永远不会变。

即便是国家的介入护盘拉涨,也只会增加市场某段时间内的支撑力,如果一个国家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那我相信第一个肯定是美国,而不是中国。

既然现在已经不是美国,那么中国也必然不是。


站在投资的角度,中国这支股票,世界寄予厚望,前期依靠人口红利,小商品市场等,一次次惊爆全球的期望,世界相信它会以更迅猛的方式突破新高,即便估值过高,国内外资本也会乐此不疲得注入资金。

当某一天大家发现,这个国家人口红利没了,小商品市场后也没有进一步在重要实业产业拿出亮眼报表。

当资本意识到你的成长停滞,估值过高,资本回撤得力度会大得超乎你的想象。


美国有一点做得比中国好太多:壮士断腕。

而如今,美国已经主动加息缩表,腰斩美股(目前已跌了三分之一),半只脚主动踏入了死门,以求生。

这种懂得自我修正的国家会衰亡吗?


有些人可能觉得我是漂亮国吹。


其实不是,我只是在自己知道的越来越多之后,感到越来越无力。

我非帝都本地人,硕士毕业两年不到,现在拿到北京户口了,现在年收入大概税前50到70之间,身边同事基本都是清北博士硕士;就我们这群人,看着帝都的房价也是无奈(不是买不起,是也得跪得标准才能买);出国留过学的同事,特别后悔一件事,当时为什么没留在美帝(他们班出国留学的,it行业的基本都留在了美国)。

这个现象代表什么意思呢?我们这批质量还可以的新生代都自认为无法参与到房地产市场之内,就足以说明房地产已经是一个内循环了。

国家在这个事情里面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

去年海淀区卖了两块地,卖多少钱你们知道吗?拿地楼面价为:6.7W /平方(拿地楼面价:出让土地价格除以该土地允许的最大建筑面积)。你以为国家只赚取了6.7W一个平方吗?不是的,购房者如果是30年按揭,国家还要收将近10W一个平方的利息(30年按揭利息基本等同本金)。

房地产相关公司真的是背了黑锅,坏人当尽,两面受气。

政府呢?嘴巴上说房住不炒,手上却依然高价出让土地,又当又立。


我其实在想,房地产这个行业,技术壁垒几乎没有(我的意思是,你让华为来造房子,我相信它也能轻松造出高水准;反过来,你让房地产那批人,去玩华为的技术,我觉得还是算了吧。其实金融行业也一样,真实门槛其实不高,但是它本身光环巨大,基本是想招谁招谁,所以就出现表面上的门槛奇高无比。在帝都,你没人人脉,没闪闪发光的学历,你想进牛逼的投行,基本做梦。)。

那么国家这么干的目的是什么?我以为是:

20年前,我们家家户户基本都有存款,存是一个大家都认同的概念,这对经济发展不利,前不参与市场,市场怎么得到血液不断成长?

我估计曾经是有先见之明的大佬提出,通过每个人都必须要买的房子,把大家的钱掏出来,带动房地产发展,并后续通过合理的调控,让百姓改变观念,积极参与到不只是房地产的市场中来。

但这个臃肿低效而又庞大的组织,在看到短期的巨大收益之后,完全停不下来,就到了如今的地步。(我为什么这么说?我想问问有多少人报考公务员是为了报效祖祖国,不图房子不图铁饭碗的?你奢望一群图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结构组织,去做一件与欲望背道而驰的事情?你看看“何不食肉糜”的国家统计局局长?你看看“不会吧”的白某人?你觉得现实吗?)

---------------------分割线------------------

我们来聊聊这个房地产市场游戏。

基于这么几个个人主观的假设:

  1. 房地产新鲜血液可以忽略不计。
  2. 人均杠杠,且部分人杠杆筑顶(可以从人均负债率和负债逾期看出。)
  3. 以下买方和卖方特指投机者,不包括理性需求者。
  4. 描述群体,不描述个体。
  5. 极富群体有理性收益来源,他们会把钱放在自己高收益的渠道中,绝不会只有房市,而且这部分群体玩的房市跟普通人没有半点关系。
  6. 以下只是个人观点。

市场中的买方什么时候会执行“买”这个动作?

买家觉得价格低,符合预期;或者买家觉得有升值空间;这是主要的两大方便。

总结一下就是:买家觉得自己赚了。

市场中的卖方什么时候会执行“卖”这个动作?

卖家从低成本购入,并且自觉可以套现出场, 原因有很多种,概括来说,最主要的是:认为上涨空间不大,甚至会下跌,或者长期没起色,所以止盈。

总结一下:卖家觉得自己赚了,且盈利最大化。


大家一定要记住人性是贪婪的,尤其是在房子这种价值巨大的事情上,贪婪会得到无穷放大。

比如,你会认为,自己如果买了房子,单单靠升值就能让自己少工作好多年。(北京的房子,涨个百分之10,就可以让你少工作三四年)

之前的市场,大家都认为房价会不断上涨,所以就有了有能力上车的人,争先恐后的上车。

甚至,本来上不了车的,加杠杆上车。

已经上车的,加杠杆增加预期收益。

所以就有了全民负债的情形。

接下来就有一个致命的问题。

全民负债,杠杆迅速筑顶,没有新鲜血液注入的时代,这个游戏怎么玩下去?

在局内的人,加满杠杠的人在希冀房价继续上涨,否则他就面临逾期,或者去杠杆抛售房产。

但是抛售给谁?新鲜血液已经枯竭了。

当然是抛售给同为局内的其他人。

首先买方得看到有利可图才会买,你不降价,大家都看不到涨价的趋势,买房怎么执行”买“这个动作?

更何况,大家都是杠杆加满,买方力量很弱。

房价不降,房价成交量会不断下降,这个时候,看不到预期上涨收益的杠杆用户会去杠杆化,这种效应会像房价上涨时那么迅猛而有力。

所以看看国家干了什么?

最近几个月各地政府开始陆续降低房贷利率。这是一个什么信号?

这是在进一步降低游戏门槛,让某些本来不配做血液的人,强行带上杠杆入场作为血液,继续推动这个 ’庞氏骗局‘ 的游戏。

总结一下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因为有了巨量的杠杆,所以一旦没有上升的势头,不在外界大资金介入下,房价下跌是必然(但是不会跌破成本价,比如政府的平均拿地楼面价)。

接下来会是什么?可能会不断放松房贷资格,也可能会接着不断降低贷款利率。


你们看看这是一个什么剧本?

我只知道一件事情,08年美国的一个没有任何资质保证的妓女,都可以拿下贷款,并拥有数套房子。

其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


----------------end--------------------------

总结一下什么意思呢?

有房子的人和国家其实都不希望房价跌,所以是房地产的实际参与者,都是利益获得者。

尤其是国家,真的只是嘴巴上说说降而已,实际还是在护盘。

我感觉我们国家的房价没有软着陆的可能性,如果有下跌的可能(香港就是个例子,多少年了,也没有下跌),只有可能是暴跌。

只有国家遇到了巨大的变故(比如人口下降实在太离谱了,房价与人二选一的时刻),才会不情不愿地选人。

除此之外,你觉得会有谁或者说有哪些人,会有足够的能量,敢义无反顾把降房价这个事情做下去?降房价是一件什么事情?是一件 功在千秋,罪在当代的可怖之事!

此处原先内容被平台提示敏感,已做了删除。

之后衔接的内容略作修改。

房价和人口之间,如何选择。

对于国家而言,会优先维持现状;非要做一个选择,也会选择稳住房价,稳住中上层阶级经济;没资格选,才会让房价自由落体。

我觉得国家会能不选就不选,保持现状;非要选,也会选护住房价;实在没资格选了,才会看着房价暴跌。


有些概念就是笑话,当贫富差距拉开之后,你的任何政策都很难照全两边人,而且你的屁股也会不由自主挪向舒服的一侧。

革命不可能,是要革谁的命?

贫富差距一旦产生,就如人口下降问题一样,是没法治的。

泡沫只有在经济这只巨浪充满活力翻腾的时候才会茁壮成长,等到什么时候这只巨浪病了,翻腾不起来来,就是泡沫退场的时刻。




2022.7.31 更新

本来写了一些内容,没能过审,删掉了。

日后想想措辞再表达吧。


聊聊宏观看法



房地产只是国家提高收入的手段,只要国家花钱的效率一直不变,花钱的口子不变小,现在房地产给百姓的重担只会变个形式而已。

有一些很奇怪的原理。

国家是一个组织,它的意志是许多个体呈现出来的。

然后对于国家而言,很多决定短期来看副作用不小, 长期来看收益巨大的事情;或者短期来看收益大,长期来看潜在伤害更是巨大的事情,很难实现或者规避。

为什么?道理其实很简单。

对于一个个体或一群个体而言,他们出于长远考虑,为国家做了一个决策或建议,导致短期内政绩没有上升或者是负的,他们如果没有牺牲精神,断然不可能做这种自毁前程,福泽后人的事情。

所以,竭泽而渔是大多数人都会趋向于做的一些事情。

我以前经常想,为什么问题总要到很严重的时候,才会有人站出来去解决呢?

其实不管在国家层面也好,在公司层面也好,这都是很容易理解的,问题不严重,不凸显出来,我去解决了,怎么凸显我的政绩和作用?(想到我刚入职那会,也是打着鸡血,潜在问题意识到就去解决,结果被前老板一顿画大饼;两年过去了,我现在是与我无关的问题,我一概不管。)

所以自然界规律就是这么牛逼,混乱是基调,秩序需要代价。

国家的量变与质变都需要圣人,但圣人超脱于个人,而超脱于个人的圣人却难以诞生于一砖一瓦都用血汗换来,用命去卷来的环境中。

对,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囚徒困境。

你不竭泽而渔,有的是人竭泽而渔,劣币驱除良币。

等压迫久了,也许会开始有那么几位圣人站出来,撑起一角角哺育圣人天空,直到一群圣人改变了天空的颜色。

再过几十年,这群圣人死去,天空又会变回了原本的色彩。

几十年以前,那群人来过,时间流逝,他们走了,另一群人来了。


历史在变,但有一样东西没变,它造就了轮回。



编辑于 2022-08-08 12:32・IP 属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