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寒门再难出贵子,你怎么看?

都说寒门再难出贵子,你怎么看?个人努力真的抵不过原生家庭吗?
关注者
665
被浏览
595,432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的确如此。

据相关数据,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起,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止,工农子弟的人数在各级学校一直稳定地占据较高比例:

1952年,高校学生中工农子弟的比例为20.5%。1958年,高校新生中工农子女的比例为55.28%,1965年达71.2%。北京大学来自工农家庭的学生,1957年为30.8%,1960年为64.89%,1964年为41.5%。1974年这一比例最高,达到78.6%。[1]

然而,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城乡对立逐渐加剧、教育的隐性不公加深,农村新生的人数持续下降(工人的子女也只占少部分),特别是在那些好大学(所谓“985”、“211”)里。这一点从北京大学新生中不同阶层的变化中可见一斑(其他高校则很少披露相关数据):

如果按照上表中的方向发展,之后的情形就更不用说了。

有人可能会说,高考是绝对公平的(至少是相对公平的),毕竟“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即使撇开各种暗箱操作不谈,隐性的不公平也是绝对存在的,而且正变得越来越严重,相对公平也在逐渐消亡。

作为现代私有制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家庭使贫穷和富有变成世袭——从一出生,不同阶层的孩子之间就在各个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在社会关系、思想文化上。这就意味着,尽管录取与否仅仅以高考分数的高低作为标准,但是,在取得这一分数的过程内有着巨大的不公平,结果的不公平便成了必然,也就不能说奉行“分数决定论”的高考制度是公平的。

总而言之,“寒门再难出贵子”确有其事,并且这种趋势还在不断地加深;更加可怕的是,即使“寒门”里出了“贵子”,“贵子”也极有可能沦为被贴上高学历标签的牛马。

参考

  1. ^杨东平. "寒门贵子"研究被媒体断章取义了吗?[J].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2(4):3.
编辑于 2022-11-30 11:29・IP 属地湖北